一块煤矸石能够创造出多少价值?3月2日,记者走进山西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催化剂裂化前驱体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把煅烧的高岭土放到制浆罐中,再经过研磨、成胶等工序,这条生产线把高岭土转化为石油催化剂,附加值提升了3倍。公司CEO李亚军和记者说,这条生产线的原材料都来源于朔州所产的煤矸石,每年可将2万吨煤矸石变废为宝。在朔州,像山西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煤矸石综合利用企业有86家,煤矸石等固废综合利用产业慢慢的变成了其高的附加价值的新产业。
朔州是典型的煤电能源大市,连续4年年均生产原煤2亿吨以上,年均产生煤矸石3300多万吨,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非常大压力,迫切地需要发展综合利用产业,消纳工业固废。作为工信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朔州市把发展固废综合利用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突破口,不断拓宽固废综合利用渠道,研发固废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为推动工业固废资源的高效、高值、绿色、循环再生利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该市共建成3个特色固废园区,投产煤矸石综合利用企业86家、粉煤灰综合利用企业73家、脱硫石膏综合利用企业11家。由煤矸石“变身”的产品也拓展到7大领域200多个品种,形成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材、粉煤灰综合利用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4大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群,走出了“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新产品”的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年均消纳煤矸石2100多万吨、粉煤灰1000多万吨,固废综合利用率由“十二五”末的不足40%提高到目前的73%。
在发展固废综合利用产业过程中,朔州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集群化推进,规划建设了朔州神电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怀仁宏利再生综合利用工业园、平鲁区北坪循环经济园等特色固废园区,为推进全市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还着力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创新发展能力,连续举办11届国际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建成煤矸石高值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新型功能炭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晋坤双碳产业研究院,先后与国内1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起联系合作伙伴关系,重点打造提升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研发中心、晋坤公司、中煤平朔、宏力再生公司等四大研发技术平台,不断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新产品的开发、技术创新及研发应用。先后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大类30多项固废综合利用新技术,申报与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多项,为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朔州市固废综合利用产品从单一的传统墙材生产,已经拓展延伸到新材料、陶瓷、耐火保温材料、装饰材料及其他新型建筑材料等领域,基本做到了“吃干榨尽”和全资源化利用,有力推动了固废综合利用产品规模快速地发展。目前,全市已具有年产27亿块煤矸石烧结砖、45万吨煤矸石煅烧高岭土、10.4亿块粉煤灰蒸压砖、300万立方米粉煤灰砌块、400万平方米透水砖、350万平方米粉煤灰外墙保温板、30万吨耐火材料、10万吨建筑石膏粉的生产能力。
在山西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点实验室,煤矸石实现了华丽变身。该公司以煤矸石为原料,通过自主研发和成果转化,生产出催化剂、颜料、橡胶、电线种高的附加价值新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涂料、造纸、电线电缆、化妆品等领域,为废弃资源煤矸石探索出一条多元化、高的附加价值的综合开发利用道路。(记者任永亮)
“今年前9个月我家收入一共3.1万多元,仅通过土地流转种植马铃薯和在基地干活,收入就增加了1万多元。”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东梁乡东梁村,村民王建明掰着手指算起丰收账。…
戴上眼镜,躺在沙发上,眼前出现虚拟场景:自己仿佛在飞跃高山峡谷,雄鹰不时从身旁掠过,风声呼呼作响。忽然,一个360度的大转体,让人发出惊呼,倍觉兴奋。…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