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作为煤炭挖掘、洗选工艺流程中发生的煤基固态废料,已成为限制矿山生态修正的老大难问题。而近来,国内首条煤矸石悬浮煅烧出产线在呼和浩特市完结中试到达出产条件,这也代表着,煤矸石将变废为宝,堆积如山的煤矸石经过煅烧,可获得制作玻璃纤维的高岭土质的质料,加工后的玻璃纤维产品使用于新能源、航空航天、轿车轻量化配备制作等前沿范畴,产销率达100%。
3月18日,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工业园区,在这里,内蒙古天皓新资料科技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条煤矸石悬浮煅烧出产线已完结中试到达出产条件,这条出产线改变了传统的煅烧工艺,简化并缩短了煅烧进程,每年能耗费煤矸石26万吨,出产高岭土20万吨。以高岭土为质料制作而成的玻璃纤维,最细可以到达13微米,也便是成年人头发丝的1/8左右,它尽管很细,但是有很高的强度,是风电光伏、新能源轿车以及航空航天设备制作的抱负资料。
企业经过动态平衡算法、集成3D视觉辨认和AI算法等新技术的集成使用,让玻璃纤维从开始的配料、出产、包装到仓储悉数完成智能化,使企业现在的单位能耗下降22%,人均产能提高4.8倍,年均节省出产所带来的本钱超2000万元。
现在,天皓玻纤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出产基地项目的一期工程——12万吨出产线已顺畅投产,产品行将销往江苏、浙江等南边商场。二期工程的两条15万吨出产线,方案于本年连续到达焚烧条件,投产后产能将同比大起伏增加超越240%。文·拍摄/草原云·正北方网记者 马丽侠
向“新”向“绿” 设备更新 激起新质出产力汹涌动能——从“两新”方针落地看内蒙古高水平开展(上篇)